阅读历史 |

分卷(47)(2 / 3)

加入书签

待在其中,借着战马抵御风雪。

燕云戈依然沉思。

能走到现在,他们一路上也抓了不少契丹人审讯。

奈何得来的情报过于零散。一人说可汗往北,一人说可汗往西。再来一人,又是说可汗往南。

这种情况多了,燕云戈逐渐意识到,其实这些人并不知道郑易身在何处。

既如此,那么

他手上一块冻得硬邦邦的马肉,一边含着磨牙,一边用刀鞘在眼前雪地上画出这一路走来的路线。

能在草原久战的人,总有几分看星识方向的本领。燕云戈是其中翘楚,这会儿三下两下,就绘制出一片地图。

前半段是他熟悉的、此前曾经带兵打到的地方,上面甚至标注了水源、山地。后面要模糊一些,但也有大致方向。

战马在他身后打着响鼻,燕云戈的眉头一点点拧紧。

他不是第一次这么想了。

契丹人的逃亡路线,就像是那些俘虏的话音一样散乱。

他们没有特定的方向,好像一路只是要去牧民更多的地方。后面被击溃,更是散落四方。

燕云戈模糊地觉得:这不像是一个有指挥的队伍。

等等。

他握住刀鞘的手一顿,脑海里又浮出方才那句话。

不像是有指挥的队伍。

虽然坐在雪上,鞋袜早已湿透,小腿以下冻得没有知觉。可燕云戈依然背脊挺直,垂眼看着雪上的图画。

再有雪花飘来,落在其间。

他在脑海中回忆当日出城的景象。

为何要追?

因为若是不除郑易,此人定然还要生事!

为何知晓郑易在契丹逃军之中?

因为当时一片混乱,只听得旁人叫喊,而逃军的确打出可汗旗帜。

可倘若真有郑易带领,逃军会走出这么一条路吗?

燕云戈脑子嗡了一下,蓦地翻身上马!

他高声喝道:我等速归!

原本正困倦、眯着眼睛打瞌睡的士卒们被这一声骇醒,抬头看着马背上的身影。

燕云戈神色冷峻,在士卒们疑惑、不解的目光之中发出了一条条命令。

将外出搜寻契丹逃兵的斥候们召回!回赭城!

士卒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却本能相信这个被赵将军从西南带来的青年。

过去,云归带领他们接连获得胜利,夺回大周北疆八城。

如今,云归再说什么,一定也有他的考虑。

马背上,看着动起来的士卒们,燕云戈的眉头依然紧紧皱起。

他往南方看去。

大雪阻碍了他的视线,距离让他无法得知赭城的动静。

但他与郑易一同长大。正如郑易熟悉边疆将领们的行军习惯,燕云戈一样熟悉郑易!

他脑海中涌出一个让人惊骇的念头:假若那支逃军,从一开始就没有受到可汗指引呢?

他们分散在草原中,葬于秃鹫与野狼之腹,为曾经效忠的可汗做出了最后的贡献,引走大周追兵。

而他们甚至不知道,自己的可汗是一个汉人。

转眼,陆明煜已经在边城停留了十余日。

这十余日里,他不光看了塞外风光。最重要的,是见过边城子民,甚至亲自去为战死的士卒家人发下抚恤。

得知身前人是天子,那几家人先是怔忡,随后长长拜于陆明煜身前,口中感念天子恩德。

陆明煜看在眼中,微微叹息,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,亲手将其中最年迈的妇人扶起。

他说:你们守住赭城,守住北疆十二城,就是守住大周的咽喉。如此大功,该是朕来感念你们。

几家人听了这话,终究没忍住,落下泪来。天子耐心地等他们精神恢复,又问起战后城中生活如何,家中以什么果腹。

类似的场景发生了几次。所有人都察觉到,天子身上有什么开始不同。

在众人看来,年轻的帝王原本就一年比一年要威严。到如今,更是有如高山厚重。

又到一日过去,天子坐于城主府中。

已经有臣子提起归程。陆明煜听着,也知道的确到了时日。

他心中仍有遗憾:这趟出来,原本还有一个目的,是亲眼看看那位屡立大功的云归。可惜对方始终没有回来,长安中的许多事务又不好耽搁。

不过无妨。等到云归提着乌苏可汗头颅归来,再长安受封,也是一样的。

想到这里,陆明煜微笑一下,又说,明日应该还有一户要去的人家。

众人称诺。

转眼到了第二天,陆明煜和从前几日一样,亲自去那家有儿郎战死的人家之中。

迎出来的是战死士卒的兄长。他因脚坡而未参军,不过早年也曾打过突厥,面上更是有一道深深的伤口,恰似被饿狼啃食。

见了皇帝,他面上露出惊喜神色,就要跪地谢恩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