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背景色:字体:[很小标准很大]

第1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尸体忠实地纪录了你的一生。尸体所承载的故事,远比活人精彩。法医秦明用他的如花妙笔,把这些故事复述、解剖与升华。因为专业,所以真实;因为悲悯,所以感动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序言

“一双鬼手,只为沉冤得雪;满怀佛心,唯愿天下太平。”

从2012年2月到2013年10月,我出乎自己意料地写完了三本书:《尸语者》《无声的证词》和《第十一根手指》。写作与出版,都是那么地不易,个中辛酸也只有我自己知道。但是不管怎样,我还是对自己的毅力无比佩服。

我是个常立志的人,从小到大,仿佛就没有完成过一件可以用“有毅力”来评价的事情。写书是第一次。

在《尸语者》出版之前,我收到了雷米的一本签名书,他在书上写着:“做一个能写很久的作者。”除了这一句让我记忆深刻、备受鼓舞的话以外,促使我做成这么有毅力的一件事的原因,还有读者们殷切的期望。

我的工作很忙,很少在qq或者微信上聊天,也就能在工作之暇、休憩之时刷一刷微博。刷微博已经成了我的习惯,也是唯一一个可以经常和读者们互动的方式。每天在微博上看到读者们的催促和鼓励,是我平淡生活中最为温暖的一幕。

蜘蛛说,每个作者都会有灵感枯竭的一天。在写完三本“法医秦明”系列的书之后,我仿佛也遇到了这样的苦恼。虽然我的故事来源于真实案例,但是让每一个推理细节都不重复,让读者们不觉得枯燥,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。

所以,在几天前,我还在质疑,“法医秦明”系列,到底还能撑多久?

我想过写一些新的系列,也做了一些准备。比如,我恳求我的父亲——一个经验丰富、故事颇多的老刑警把他的工作经历整理出来,我再在这些经历上做一些文学加工,我相信这就可以创造出一系列非常精彩的刑警故事。虽然新系列在准备,但“法医秦明”这个系列给了我许多收获,我还是不忍放下。

昨夜一梦,让我突然坚定了继续撰写“法医秦明”第四季的想法。我梦见了曾经办过的一个案子,这个案子作为第四部的主线,一定非常合适,所以我用这个案子的一个细节——“清道夫”——作为全书的名称。同时,我想起了雷米鼓励我坚持创作风格的话语,想起了读者们盼望“法医秦明”系列继续写下去的心情,还有我曾经和大家说过的话:“哪怕只剩一个读者,我也会继续写下去。”

为了那个梦,也为了我的诺言,所以有了这篇“序”。

因为创作资源逐渐枯竭,我又不想粗制滥造,让细节出现重复,所以这本书估计会写得比较慢。但是从今天起,我会把这本书作为我的办案纪实,把法医的那些辛苦、卓越的贡献继续展现给书本前、屏幕前的你们。

只要坚持,总有一天会完成这本书,甚至能完成“法医秦明”系列的第五本、第六本、第七本……

我会加油的!相信我!继续鼓励、支持我吧!

照例申明:《清道夫》中每起案件的具体情节均系虚构,人名、地名都是化名。如有雷同,实属巧合,切勿对号入座,否则后果自负。所谓的真实,是指书中法医的专业知识和认真态度,是一个个巧妙推理的细节,是法医的睿智和明鉴。

不知道“法医秦明”系列的明天会怎么样,但它一定会有明天。

秦明

2013年11月16日

第一案 后窗血影

像往常一样,苗总家卧室的灯开着,把雪白的窗纱照得透亮。可是,在雪白的窗纱上,隐约却有一条斜行的斑影,一动不动的,一直没有变换形状。

“这起案件看起来可不简单。”我蹲在尸体的旁边,眯起眼睛看着地面。

“我也这样认为。诗羽,麻烦你帮我把这几处鞋印照下来。”林涛说,“奇怪的鞋印多半是有伪装,反侦查能力可见一斑。”

“你确定那个什么池子已经抓进去了吧?”大宝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,说,“那个,不会又出来个什么缸子、罐子之类的,冒充法医报复你,为池子报仇吧?”

“六三专案”侦破后,全省仿佛安静了许多,发案量大幅减少,需要我们这个勘查小组出勘的疑难命案现场屈指可数。可是,即便命案少了,我们也一点儿都没觉得轻松。除了各种日常的鉴定工作之外,师父还给我们安排了两项课题。

师父最近可能是心情极佳,所以才思泉涌,一出手就申报成功了两项省级重点研究课题。挂了“重点”二字,我们的压力就大了不少,为了课题设计、数据收集什么的,大家都想破了脑袋跑断了腿。令人欣慰的是,在这大半年的安静日子里,课题研究成果的雏形已经浮现,成就感一点儿也不比破命案小。

大宝更是兴奋,遇见人就说:“都说我们实战部门重经验、轻研究,现在咱可不同了,咱也是有课题的人了!”

甚至,在一次出差收集课题数据的时候,大宝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